当日常的呼吸都可能暗藏危机,你还能安心吗?有一种肺炎像隐形的刺客,它不声不响,却可能带来致命威胁——它就是吸入性肺炎。
这不是普通的“呛到”,而是口腔分泌物、食物、胃内容物等异物侵入气道和肺内,引发炎症甚至感染的过程。这些入侵者不仅携带细菌,其中的胃酸等成分更会直接灼伤你的肺组织!
谁最容易成为目标?
1.老年人:随着年龄增长,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减弱,而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,比如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,误吸风险大幅增加。
2.神经系统疾病患者:脑卒中、帕金森、痴呆等疾病会影响吞咽协调及咳嗽反射,无法及时清除误入气道的物质。
3.长期卧床者:长期平躺或者半躺姿势,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进入食管,进而被吸入气道。
4.意识障碍者:麻醉、醉酒、昏迷等意识不清的状态下,吞咽及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,无法对吸入异物做出反应。
5.婴幼儿:喂养不当呛奶或存在食管畸形。
别忽视身体的无声呼救
当出现这些信号时,你的肺可能正在被“沉默杀手”攻击:
急性警报:突发呛咳、喘鸣、咯痰、呼吸困难、胸闷、心动过速、发热等。
隐匿征兆:反复低热、精神萎靡、食欲下降、乏力、体重减轻等。
危险红灯:口唇发绀、呼吸急促(>30次/分)、意识障碍等。
筑起生命四道防线
1.科学进食:姿势决定安全
吞咽困难的患者:在坐位进食时应尽量保持低头 (下颚向下)、健侧喂食,鼓励吞咽少量食物、多次吞咽。
意识障碍或长期卧床患者:可把床头抬高35°-40°并采取适当体位,头稍偏向一侧,缓慢小口喂食。
进食:选择糊状食物而非稀薄液体(水、汤),餐后保持体位30-60分钟防反流。吞咽困难者的饮食可以进行改造,比如将普通米饭改为软烂粥羹,面包改为粘稠冻状食品。
2.睡眠姿势:简单改变,挽救生命
避免平卧位!采用头稍抬高的侧卧,利于分泌物从口角流出而非坠入气管。
3.口腔清洁:被忽视的“肺”防线
口腔细菌是肺炎的隐匿元凶,假牙清洗不当、食物残渣滞留,都会使细菌随唾液入肺。饭后漱口、抗菌漱口水或棉签清洁口腔等定期清洁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。
4.吞咽康复:重获吞咽安全
可以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吞咽功能训练,如空吞咽练习、咽部冷刺激、舌肌训练、声带闭合练习等。
预防吸入性肺炎,本质是守护生命最基本的尊严——自主呼吸的权利。对老年人而言,一次呛咳可能成为健康的转折点;对婴儿来说,一口奶关乎生死。
为长辈擦去嘴角饭渍,轻拍婴儿背部助其打嗝,帮卧床者侧身漱口......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是对生命的温柔看护,是我们筑起的一道无形生命防线。防大于治,从这一餐开始,用科学和关爱守护每一口呼吸的安全!
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,远离吸入性肺炎这个“沉默的呼吸杀手”!